搜索

美感需要文化素養,透過文化素養才能了解美,發現美。—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

文化之於心靈力量的不可或缺,一如語言之於評論家,望遠鏡之於天文學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知識是寶石的結晶,文化是寶石的光澤。—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探索本頻道

大地之母不朽的傑作:瑞士阿爾卑斯山少女峰—阿萊奇

15:33
大自然之美

大地之母不朽的傑作:瑞士阿爾卑斯山少女峰—阿萊奇

瑞士的阿爾卑斯山,被公認為世界最壯觀的山脈之一。少女峰—阿萊奇地區,是歐洲阿爾卑斯山冰川最多的地方。面積超過八萬兩千公頃,位處瑞士的西南方。少女峰—阿萊奇以諸多威風高峰為傲,其中九座超過海拔四千公尺(二‧五英里)。少女峰—阿萊奇地區於二○○一年,成為首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的阿爾卑斯山。瑞士阿爾卑斯山少女峰—阿萊奇地區,不僅在歐洲藝術、文學、登山運動、旅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且提供豐富的地質資訊,幫助了解冰川和阿爾卑斯山的形成,以及該地區獨有自然生態系統。因全球暖化所致,冰川以告急的速度不自然地退縮中,針對該地區持續地科學研究也被認為至關重要。阿萊奇冰川是歐洲阿爾卑斯山最大且最長
大自然之美
2020-07-10   1618 次觀看
2020-07-10
大自然之美

阿德蒙特修道院—巴洛克時期的瑰寶

19:22
放眼看世界

阿德蒙特修道院—巴洛克時期的瑰寶

阿德蒙特本篤會修道院於一○七四年由薩爾斯堡大主教格布哈德建立。現在是奧地利史泰利亞邦最古老的修道院,也是該國最大的、新哥德式神聖建築之一。阿德蒙特這個名字來自拉丁語,意思是「在山上」。坐落在歌哨澤國家公園壯麗山脈之中的,宏偉的阿德蒙特修道院,光榮地代表著努西亞的聖本篤教堂規則:「諸事盡顯上帝榮耀!」
放眼看世界
2019-07-30   3541 次觀看
2019-07-30
放眼看世界

從和平的克倫社區汲取經驗

15:09
世界文化蹤跡

從和平的克倫社區汲取經驗

克倫族人是分布在東南亞各地的一個族群,包括在緬甸、泰國和印度。在泰國,有四個主要的克倫族,而他們最大的山地部落之一所住的社區稱為「班懷堂」。這個佛教社區的村民努力與自然和諧共處,並稱他們自己為「帕卡科里爾」,意指「人類」或擁有謙虛生活方式的人。遷移到班懷堂社區克倫族人是從鄰近省分移居過來的,他們的目標是在受人尊敬的佛教僧侶古巴柴亞旺沙,又稱為古巴旺(素食者)的加持下生活。古巴旺根據佛陀教義,透過講經說法的方式教導社區。佛法主要著重於五戒,因為它是每個人的基本修持。古巴旺教導僧侶、沙彌和村民們食用植物性飲食,來避免傷害其他生物的生命。他也教導山地部落的人不要破壞森林,要善待動物族人。他以講故事的
世界文化蹤跡
2022-12-28   358 次觀看
2022-12-28
世界文化蹤跡

冬至:休養、恢復生息和家庭相聚的時光

13:59
世界文化蹤跡

冬至:休養、恢復生息和家庭相聚的時光

隨著地球自轉,太陽的南北位置在一年中發生的變化。「冬至」代表當太陽直射最南端平均為廿三•五度時的準確時刻。這是在每年十二月廿一日至廿三日之間的某個時間,屆時地球將完成公轉太陽的軌道。對於生活在北半球的人們,這代表著秋日盡、冬季至。反之,那些來自南半球國家則有夏至,或這段時間最長的白晝。實際上,南極洲部分地區,這個季節根本沒有夜晚!讓我們來看看不同文化中的一些古老慶祝活動如何延續至今。被譽為世界上最著名的考古遺址之一,英格蘭南部的巨石陣是在貧瘠土地上精心放置的巨石排列。巨石常與冬至相提並論,正是因為人們可以從這些石頭中看到太陽升起的現象。也許西方國家比較熟悉的是耶魯節,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冬季慶典
世界文化蹤跡
2022-12-21   450 次觀看
2022-12-21
世界文化蹤跡

突尼西亞:地中海的茉莉花

16:45
世界文化蹤跡

突尼西亞:地中海的茉莉花

突尼西亞是非洲最北端的國家,以其陽光燦爛的溫暖氣候而聞名遐邇,且保存完好的古代遺址和豐富的阿拉伯建築,以及獨特的文化和藝術。芳香馥郁的茉莉花是該國的國花,象徵著純樸、安寧、純潔和幸福。突尼西亞歷史上被稱為「羅馬帝國的糧倉」,北部肥沃的土地生產了該國大部分的穀物,如小麥、大麥和高粱,以及物產富饒的蔬果。突尼西亞的橄欖油大多是有機產品,並贏得眾多國際獎項。突尼西亞的特色主食是「古斯米」,這種健康的穀物富含硒,有助於降低癌症的風險和提昇免疫系統。如今,突尼西亞的悠久歷史,可以透過參觀巴爾杜國家博物館來了解。突尼西亞擁有八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反映了該國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演變。突尼西亞的刺繡工匠以
世界文化蹤跡
2022-12-14   466 次觀看
2022-12-14
世界文化蹤跡

堅韌的羅興亞人

17:58
世界文化蹤跡

堅韌的羅興亞人

雖然大多數緬甸人民都是佛教徒,但若開邦的羅興亞人社區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紀錄顯示羅興亞人是該地區原住民,他們擁有獨具一格的種族、文化和祖先語言,其歷史可追溯到七世紀後期。然而,由於幾十年來,尤其是自二○一七年以來,強加給他們的歧視和暴力,據估計,目前僅約六十萬名羅興亞人居住在若開邦。逾一百卅萬人流離失所到孟加拉,且有超過一百五十萬人已遷往其他國家。兩千多年前,若開邦被稱為阿拉干之地,這是一個沿海地區,被阿拉干(若開)山脈與緬甸隔離開來。穆斯林阿拉干人自稱為羅興亞人。據說早在西元四世紀就建立了獨立的阿拉干王國,成為東南亞最早印度化的王國之一。羅興亞文化與整個地區的其他族群非常相似。黏土陶器是羅興亞
世界文化蹤跡
2022-12-07   308 次觀看
2022-12-07
世界文化蹤跡

害羞且溫和的安第斯熊族人

15:24
動物世界:我們的鄰居

害羞且溫和的安第斯熊族人

您有沒有注意到我臉上的標記?這種設計給人的印象是我們總是戴著眼鏡,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稱我們為眼鏡熊族人。每一位安第斯熊族人都有獨特的顏色。我們的傳統家園是安第斯山脈,而且我們是南美洲僅存的本土熊族人。與其他熊類朋友相比,我們是中等體型。除了我們之外,地球上所有不同種類的熊族人都有十四對肋骨。我們安第斯熊王國的與眾不同者只有十三對。我們經常穿越森林覓食。靈敏的嗅覺神經,有超高能力找到成熟果實。意指我們能聞到果實味—即使它們高掛樹上,而我們在地上。此外,我們是天生攀爬者,因此,最喜歡的消遣之一就是在樹枝間搭建多功能平台。我們喜歡稱它們為巢穴。雖然我們看似友好和外向,但其實我們既害羞又難以捉摸。我們
動物世界:我們的鄰居
2022-11-25   392 次觀看
2022-11-25
動物世界:我們的鄰居

愛爾蘭:受人喜愛的美麗翡翠島和傳奇(二集之二)

13:57
世界文化蹤跡

愛爾蘭:受人喜愛的美麗翡翠島和傳奇(二集之二)

被稱之為「翡翠島」的愛爾蘭是位於北大西洋上一座島嶼,其鬱鬱蔥蔥的風景,迷人的歷史城堡和大教堂,以及熱情好客的人民,使愛爾蘭成為一片美麗又富詩意的土地。今天,我們邀請您與我們一起來發掘這個富創造力的島國所孕育出的一些樂器、音樂、舞蹈和民間傳說。翡翠島是世界上僅有國家以一種樂器作為國徽——豎琴。這種雄偉的樂器舒緩的聲音喚起和平與安寧的感覺。翡翠島愛爾蘭文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享譽世界的愛爾蘭踢踏舞。在以清海無上師的靈性詩篇為藍本的音樂劇《珍愛沈默的眼淚》中,傳統的愛爾蘭舞蹈被精心編排,伴著愛爾蘭女高音凱蒂·麥克曼演唱《我們師徒間》。圖哈德達南(達南神族)大約在西元前一九○○年左右來到愛爾蘭。早期的文
世界文化蹤跡
2022-11-23   410 次觀看
2022-11-23
世界文化蹤跡

愛爾蘭:受人喜愛的美麗翡翠島和傳奇(二集之一)

14:40
世界文化蹤跡

愛爾蘭:受人喜愛的美麗翡翠島和傳奇(二集之一)

以其華麗的風景和綿延至地平線的綠色草甸而聞名,愛爾蘭被親切地稱為翡翠島,是歐洲西北部的一個北大西洋島嶼,也是不列顛群島的一部分,與英國隔著愛爾蘭海聖喬治海峽和北海峽。愛爾蘭島由兩個獨立的自治政體組成—愛爾蘭即愛爾蘭共和國和北愛爾蘭。人類居住在愛爾蘭的最早證據可以追溯到三萬三千年前。約西元前七百年,愛爾蘭見證了凱爾特文化的到來,這種文化至今仍具有強大的影響力。愛爾蘭最迷人的遠古時期建築地標之一是「博因宮」,這是一組至少在五千年前建造的大型通道墓塚。博因宮於一九九三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翡翠島上唯一的另一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大斯凱利格島,亦稱斯凱利格·麥可島。風景如畫的峭壁
世界文化蹤跡
2022-11-16   645 次觀看
2022-11-16
世界文化蹤跡

南馬都爾:太平洋上的神祕之城

14:22
世界文化蹤跡

南馬都爾:太平洋上的神祕之城

南馬都爾位於密克羅尼西亞東部,靠近泰蒙島南端,毗鄰波納佩島東岸,是一座被遺棄的城市,常被稱為「太平洋的威尼斯」。有人說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蹟;還有人聲稱它是「消逝大陸」雷姆利亞或姆大陸的一部分。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是一個由六○七個島嶼和分布在西太平洋上的四個州所組成的國家。該國首都帕利基爾位於波納佩火山島上,周圍環繞一圈原始的潟湖,並受到珊瑚礁的保護。根據波納佩島的口述歷史,這座城市的建設大約始於八或九世紀,建有一百多個人工小島,而精緻的巨石建築估計建於公元一一八○年至一二○○年之間。當地傳說中,一對有神力的雙胞胎兄弟奧洛希帕和奧洛索帕,他們乘坐獨木舟從遙遠的地方來到波納佩。據說這對兄弟是第一批紹德雷
世界文化蹤跡
2022-11-11   449 次觀看
2022-11-11
世界文化蹤跡

希爾克內斯:由愛心凝聚的挪威城鎮

13:39
世界文化蹤跡

希爾克內斯:由愛心凝聚的挪威城鎮

希爾克內斯鎮坐落在面向巴倫支海的半島上,它與俄羅斯和芬蘭接壤。面積僅略多於兩平方公里,希爾克內斯的人口大約有三千五百人。除了挪威人和薩米原住民,其居民有來自芬蘭,德國、俄羅斯、烏克蘭和其他國家的移民。二○二二年二月廿四日,當俄羅斯開始入侵烏克蘭,事情在一夜間改變。五月十一日,為了展現與烏克蘭人民團結一致及譴責戰爭,希爾克內斯切斷了與俄羅斯的連繫,並敦促當地企業減少對該國的依賴。由於其連接挪威、俄羅斯與芬蘭的戰略地位,希爾克內斯曾經歷戰爭帶來的悲劇。二○一五年,該鎮每週歡迎數百名敘利亞難民,他們騎自行車越過邊境後,從俄羅斯進入挪威。過去數月裡,希爾克內斯湧入越來越多逃避政府嚴格控制的俄羅斯移民。
世界文化蹤跡
2022-11-02   496 次觀看
2022-11-02
世界文化蹤跡

微笑的薩摩亞人民

14:55
世界文化蹤跡

微笑的薩摩亞人民

薩摩亞人民居住在薩摩亞和美屬薩摩亞群島。這些玻里尼西亞群島位於南太平洋。一則口頭傳說描述,塔加洛阿神創造了薩摩亞群島。該群島包含十個島嶼,其中大部分是火山島嶼。正是在這裡,人們尊崇和慶祝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薩摩亞文化。傳說中提及薩摩亞是「玻里尼西亞的搖籃」,並被認為是玻里尼西亞的故鄉。豐富的薩摩亞文化以其優美的音樂、舞蹈和視覺藝術風格,以及以熱帶島嶼天堂為家而聞名於世。在當地文化中,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遵守「法阿薩摩亞」。這是指作為社區的一部分,在生活環境中的行為與責任,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等等。傳統編織,薩摩亞蓆於二○一九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儘管薩摩亞文化在歷經
世界文化蹤跡
2022-10-26   434 次觀看
2022-10-26
世界文化蹤跡

奈及利亞的文化財富(二集之二)

13:14
世界文化蹤跡

奈及利亞的文化財富(二集之二)

今天,我們邀您一起探索壯麗的奈及利亞傳統音樂、舞蹈、藝術和節日。奈及利亞的民間音樂風格多種多樣,因為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樂器、歌曲和技巧。約魯巴人的民間音樂是最受歡迎的西非音樂風格之一。它具有非洲—拉丁和加勒比風格,並影響了古巴的音樂。約魯巴民間舞蹈被稱為「伊喬—伊比勒」,意為「當地或傳統舞蹈」。約魯巴舞步總是與鼓聲節奏和諧一致,手臂和腿的動作都是強調的風格。伊博人是才華橫溢的舞者,他們創造了許多民間舞蹈。曼武舞蹈是用於化裝舞會,並被認為是伊博文化中最受歡迎和最具廣泛特色的舞蹈。「科羅索舞」是豪薩人的一種充滿活力的運動舞蹈,也是奈及利亞最受歡迎的民間舞蹈之一。它的名字源於嘎嘎作響的珠子組成舞者的
世界文化蹤跡
2022-10-12   428 次觀看
2022-10-12
世界文化蹤跡

奈及利亞的文化財富(二集之一)

14:03
世界文化蹤跡

奈及利亞的文化財富(二集之一)

奈及利亞位於西非,在北方的薩赫爾地區和南方的幾內亞灣之間,是非洲大陸人口最多的國家,有二百五十多個民族,所說語言估計有五百種。三大民族包括北方的豪薩人、西部的約魯巴人和東部的伊博人。作為一個文化大熔爐,該國擁有多種形式的傳統藝術、民俗、舞蹈、音樂和文學。該國最具標誌性的特徵之一是豪薩人的傳統建築,講述了他們的歷史和民間傳說的故事。它反映了他們的環境、文化和生活方式。卡諾市的吉丹魯法宮殿建於十五世紀,體現出豪薩人的建築成就。古老的貝南房舍配備了渠道系統,將降雨引入地下排水系統。古城及周邊地區曾經被長約一萬六千公里的土製城牆圍起來。根據(一九七四年版)的金氏世界紀錄,它是「機械時代之前世界上進行的
世界文化蹤跡
2022-10-05   442 次觀看
2022-10-05
世界文化蹤跡

堅韌不拔的馬卡人—傳統的森林管理者

14:19
世界文化蹤跡

堅韌不拔的馬卡人—傳統的森林管理者

馬卡人是一個曾經居住在南美洲大查科地區的原住民群體。大查科地區是片樹木繁茂的廣闊平原,由如今的阿根廷、玻利維亞和巴拉圭組成。馬卡人說馬卡語,屬於馬塔科安語系。在馬卡傳統中,鷹族人有著神話的意義。其被視作救世主般的英雄,也是文化的傳播者。民間傳統信仰認為鷹族人是大自然的精靈,只有薩滿能與之溝通。生活在大查科地區時,馬卡人和其他族群與自然大地建立了密切的關係。特別是,他們採集植物作為主要食物來源。馬卡人還依靠當地的植物來入藥。舉例來說,一種名為雙穗蕨屬的蕨類植物被碾碎並混合在水中,用於治療百日咳患者。其他植物也被用於治療一系列疾病,從牙痛、咬傷和消化不良到從皮膚上拔出刺。研究人員說,巴拉圭的森林正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9-27   430 次觀看
2022-09-27
世界文化蹤跡

貝都因人—沙漠中的遊牧文化

17:12
世界文化蹤跡

貝都因人—沙漠中的遊牧文化

「貝都因」一詞源自阿拉伯語「沙漠居民」,意指「居住在沙漠的人」。目前,全世界約有四百萬貝都因人,主要居住在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約旦、以色列、伊拉克、阿爾及利亞和巴勒斯坦。貝都因人傳統上以遊牧民族的方式生活,是阿拉伯沙漠第一批定居者的後裔。許多人信奉伊斯蘭教,並恪遵齋月的禁食。貝都因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元素是吟誦詩歌。男人在慷慨奉獻的駱駝族人的背上旅行穿越沙漠地區時,會吟誦一種稱為塔古爾達即興形式的詩歌。據說貝都因人對待駱駝族人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和家人一樣。他們觀察到駱駝族人能夠感覺到一個人生病了。在這種情況下,駱駝族人會變得相當溫和,並嘗試將他們生病的照料者帶回家。貝都因文化中有一句流行的諺語—「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9-21   516 次觀看
2022-09-21
世界文化蹤跡

芬蘭:自然奇觀和快樂公民之地(二集之二)

15:55
世界文化蹤跡

芬蘭:自然奇觀和快樂公民之地(二集之二)

芬蘭以其美麗的湖泊而聞名,這些湖泊提供夏季和冬季運動的樂趣。該國以「千湖之國」著稱,這個國家得天獨厚,擁有超過十八萬七千個湖泊—相當於每二十六人就有一個湖泊。芬蘭人民受到法律保障,享有「每個人的權利」或「自然享受權」,這意味著人人都有權探索和享受大自然以及戶外活動,無論那是誰擁有的或占據的一個區域。您可以採摘野生的漿果或蘑菇、湖上划船,或甚至在任何地方搭帳篷做短暫的停留,只要您不損壞環境或打擾野生動物和其他人。芬蘭的傳統是在六月廿至廿六日期間慶祝仲夏節。在這段期間,許多芬蘭人離開城市,前往他們的避暑小屋或木屋,以親近大自然,為期五到六週。這是一段與家人和朋友共度的時光。芬蘭的拉普蘭地區以北極光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8-24   651 次觀看
2022-08-24
世界文化蹤跡

芬蘭:自然奇觀和快樂公民之地(二集之一)

13:41
世界文化蹤跡

芬蘭:自然奇觀和快樂公民之地(二集之一)

芬蘭擁有豐富稀有的自然美景。從其迷人的分散島嶼陣列組成了歐洲最大的群島至芬蘭拉普蘭廣袤的荒野,這個國家的風景是大自然愛好者的原始天堂。夏天的午夜太陽和冬天的北極光是其著名的兩種自然奇觀。芬蘭坐落北歐,西與瑞典接壤,北接挪威,東鄰俄羅斯,與愛沙尼亞隔海相望。芬蘭也是歐洲森林最茂密的國家,其全境陸地七成被茂密的林地覆蓋。芬蘭人民非常重視自然及其周圍環境。幾千年來,桑拿一直是芬蘭文化的一部分。傳統桑拿是用木頭或沒有煙囪的爐子加熱的。離開桑拿房後,您可能會跳進湖裡或滾入蓬鬆的雪中降溫。每間桑拿房被認為都有一位守護靈,這就是為什麼它被認為是一個療癒的地方。因此,作為一種傳統與他人共享優質的時光,芬蘭人民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8-17   860 次觀看
2022-08-17
世界文化蹤跡

剛果的藝術:豐富且迷人的傳統(二集之二)

14:57
世界文化蹤跡

剛果的藝術:豐富且迷人的傳統(二集之二)

今天,我們將了解該國的音樂、樂器及舞蹈。除各種類型的鼓之外,剛果的藝術家們還發明許多其他傳統樂器,包括豎琴、薄片樂器、弓魯特琴和琵琶家族。在東北部地區的贊德人用木頭雕刻精美的豎琴,稱為「昆迪」,通常打造精緻的弓形琴身和人頭。「昆迪」在十九世紀受到贊德國王的青睞,經常由皇家豎琴師演奏。二○二一年十二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剛果共和國兩個鄰國的提交申請,將剛果倫巴音樂和舞蹈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關於剛果倫巴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一位來自剛果的打擊樂手,暨藝術家保羅·勒佩克恩戈耶說:「倫巴對剛果人來說,代表了他們的整個生活與剛果的歷史,因為剛果所有最大的歷史發展都伴隨著這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8-10   679 次觀看
2022-08-10
世界文化蹤跡

剛果的藝術: 豐富且迷人的傳統(二集之一)

13:45
世界文化蹤跡

剛果的藝術: 豐富且迷人的傳統(二集之一)

剛果民主共和國與九個國家接壤,位於非洲中部,是兩百個種族的家園,每個種族都有自己的語言。這些多樣的種群及語言是該國豐富文化的傳統源泉,透過雕塑、面具雕刻、繪畫、音樂、舞蹈、文學、編織和其他藝術形式表達。剛果雕像及面具的美麗與魅力,獲全世界認可,並影響現代藝術的各方面,如廿世紀的立體主義運動。其實,「立體主義」一詞據信源自「庫巴」,這是剛果民主共和國一群講布松語的族群名稱。庫巴人居住在開賽河與桑庫魯河之間,具有製作令人驚嘆的木製面具、雕塑、紡織品、頭枕、神諭占卜和擬人化杯子的悠久傳統。在十七至十九世紀間,庫巴王國是一個繁榮的國家和貿易中心。其藝術成就達到很高水準。庫巴人文化傳統的另一部分是製作樹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8-03   957 次觀看
2022-08-03
世界文化蹤跡

胡里—巴布亞紐幾內亞迷人的原住民

15:39
世界文化蹤跡

胡里—巴布亞紐幾內亞迷人的原住民

巴布亞紐幾內亞是太平洋西南部一個島國。胡里部落,也稱為哈羅里,是一個居住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赫拉省的原住民群體。胡里人在這個偏遠地區生活了一千多年,直到一九三○年代才被歐洲人所知。胡里文化中令旅行者和國際社會都為之著迷的一個方面是「假髮人」和製作精美假髮的傳統。這種假髮是由年輕男子的頭髮所製成。為製作出漂亮的禮儀假髮,年輕人在打理頭髮時需要保持嚴格的紀律。例如,他們必須避免吃某些食物,並以特定的姿勢用一根抬高木棒頸托睡覺。為了保持頭髮柔軟,胡里男性還每天用聖水打濕頭髮三次,並在念咒語的同時在頭髮上撒上蕨葉。隨著頭髮越來越長,它形成一個獨特的類似於蘑菇菌蓋或海盜帽子的形狀。整個過程需要十八個月,在此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7-27   710 次觀看
2022-07-27
世界文化蹤跡

印尼傳統藝術的非凡創造力(二集之二)

16:11
世界文化蹤跡

印尼傳統藝術的非凡創造力(二集之二)

「薩滿舞」由峇里島亞齊省的蓋約族人表演,於二○一一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舞蹈通常會在重要場合表演,例如國定節日或歡迎尊貴的賓客。「薩滿舞」的正式服裝包括一件橙色和黑色繡有圖案的套裝,這些圖案象徵著自然以及高尚的價值觀。印尼的木偶戲藝術或是「哇揚戲」,已有超過一千年的歷史,至今仍然流行,尤其在爪哇島和峇里島。木偶戲結合了精心製作的戲偶,及生動的表演和美麗悠揚的傳統音樂,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因此男女老幼都十分喜愛它,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我們迄今已介紹的三種木偶戲,二○○三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印尼以其紡織品染有複雜圖案設計而聞名。此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7-20   631 次觀看
2022-07-20
世界文化蹤跡

印尼傳統藝術的非凡創造力(二集之一)

16:49
世界文化蹤跡

印尼傳統藝術的非凡創造力(二集之一)

有著六千座有人居住的島,印尼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大國,約有兩億七千萬人,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群島上三百多個民族的地區性歷史、宗教和生活方式,都深刻地反映在他們的藝術與文化之中。自古以來,印尼的原住民們就信仰著自然界的神靈,並定期舉行祭祀活動,祭拜山岳、樹木、河流,以及動物族人。峇里島的面具製作藝術正是源於這種信仰,使其一直延續至今。隨著時間的推移,印度教以及其他信仰體系的元素也被融入這種藝術形式。其戲劇性的色彩和設計代表著各類神靈或是先祖之魂,峇里島的面具被認為是非常神聖的。最常見的面具代表是「巴龍」和「蘭達」(杜爾迦)的角色,他們總是攜手出現在祭祀舞蹈中。在印尼的許多地方,部落或村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7-13   721 次觀看
2022-07-13
世界文化蹤跡

尼泊爾的勞特族—森林中的游牧民族

13:11
世界文化蹤跡

尼泊爾的勞特族—森林中的游牧民族

尼泊爾這個國家,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部地區,是眾多原住民部落的家園。勞特族是居住在尼泊爾中西部,包括阿查哈姆中部丘陵區的游牧民族。他們世世代代都傳承著獨特的文化習俗。據信勞特族人口大約有一百八十人,組成約五十二個家庭。他們的語言,也稱為「勞特語」,代代口耳相傳,被認為是從未被記錄下來的藏緬語。勞特族與土地及大自然的密切連結而備受推崇。無怪乎他們自詡為「森林之王」。他們與森林的關聯特別令人尊敬。他們住在臨時性的營地,並選擇不在同一地停留很長時間。他們堅信若在特定地區停留過長時間會導致濫伐森林。因此勞特族試圖將林地的壓力減至最低。當砍伐森林的木頭時,他們只挑選那些不被村民所使用的物種。一位勞特族族長馬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7-06   793 次觀看
2022-07-06
世界文化蹤跡

香港島

17:06
世界文化蹤跡

香港島

香港地處中國南海珠江三角洲東部;故有「東方明珠」之稱。香港由九龍半島和二百五十多個島嶼組成。有超過七百五十萬不同國籍的人居住於此,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因其晝夜不息的繁華生活,有人稱其為「不夜城」。不過,香港也有遠離城市生活,提供平靜與撫慰的清淨之地。鹽田梓島曾有繁榮的鹽業和約一千名居民。鹽田梓藝術節始於二○一九年,展示了使用玻璃彩繪描寫典型鄉村生活、傳統婚禮儀式和鹽耕的場景。嶙峋崎嶇的東龍洲,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怪石嶙峋和強烈的荒野感,是露營、徒步和攀岩的理想之地。該島以擁有香港最大、最古老的龍形石刻而聞名,尺寸為一·八乘二·四米,據說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橋咀洲是一個二·五公里長的小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6-29   1494 次觀看
2022-06-29
世界文化蹤跡

盧安達:覺醒的千丘之國(二集之二)

14:34
世界文化蹤跡

盧安達:覺醒的千丘之國(二集之二)

盧安達的歷史可回溯至逾一萬年前,首批居民於新石器時代定居於此。西元十五至十九世紀期間,該地區成為盧安達王國的一部分。一九六二年,該國宣布獨立。盧安達全面保護其傳統和文化的努力可以從編織籃、陶瓷、鐵鍛造等工藝的延續中看出。高雅的盧安達編織籃具有不同的形狀、尺寸和設計,可用作各種用途的容器。在婚禮活動或歡迎派對上,這些籃子被當作「和平的編織籃」贈禮。盧安達籃常以當地植物,如:劍麻、拉菲草、茅香草、香蕉葉和木瓜葉製成,再以天然色素染色。另一種盧安達的獨特藝術形式被稱為「伊米貢戈」或「牛糞畫」,其特點是醒目大膽的幾何圖案,用色多以紅、黑和白為主。這種曾經幾乎失傳的藝術形式強勢回歸。由於壁畫藝術的推廣,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6-22   509 次觀看
2022-06-22
世界文化蹤跡

盧安達:覺醒的千丘之國(二集之一)

14:10
世界文化蹤跡

盧安達:覺醒的千丘之國(二集之一)

盧安達位於中非心臟地帶,赤道以南,是一個內陸國家,與蒲隆地、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和坦尚尼亞接壤。地處東非大裂谷的最西緣,盧安達境內有許多美麗的丘陵與高山,並有「千丘之國」的美稱。因地處高緯度,盧安達的氣候相當溫和,四季溫度變化不大。盧安達國家環保目標之一是成為世界最潔淨的國家;因此政府實施各種措施,包含禁用塑膠袋、進行大規模造林、植樹計畫和投資綠能生產。更重要的是自一九九四年,更持續為維持和平而努力,據二○二二年的研究調查,盧安達儼然已是全球進行個人旅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烏姆干達」的理念是盧安達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烏姆干達」以盧安達語解釋,意即「為共同目標團結一起」。邀請家人、朋友和鄰居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6-15   662 次觀看
2022-06-15
世界文化蹤跡

探索冰島(二集之二)

12:46
世界文化蹤跡

探索冰島(二集之二)

冰島每年會舉辦一些節慶,包括藝術節、音樂和公眾露營活動。在冰島開始慶祝聖誕節前,該國最大的年度節慶在冬至舉行,冬至過後白天時間變長,天氣逐漸回暖。冰島的聖誕節是特別時光,吸引許多遊客。在這段期間,可以看到美麗如毯的清新白雪覆蓋著該國壯麗的景觀,與空中令人驚嘆的北極光。主要音樂節包括二月的雷克雅未克聲納音樂節,六月的祕密夏至音樂節與十一月的電波音樂節以流行音樂為主。戶外露營節在冰島也很受歡迎,最盛大的活動舉行於七月的最後一個週末或八月的第一個週末。稱為「朗斯皮」的冰島傳統齊特琴,其舒緩的音樂在每年七月舉行的錫格呂菲厄澤民謠音樂節扮演重要的角色。箱形冰島小提琴是另一種傳統樂器。冰島的民俗音樂歷史悠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6-01   763 次觀看
2022-06-01
世界文化蹤跡

古吉拉特邦:聖雄甘地(素食者)的出生地

16:23
世界文化蹤跡

古吉拉特邦:聖雄甘地(素食者)的出生地

大多數古吉拉特邦的居民是耆那教徒或印度教徒,該邦逾六成人口是素食者,這使得古吉拉特邦成為了那些選擇不吃動物族人的素食者的天堂。古吉拉特邦是聖雄甘地的出生地,他是「印度國父」,也被稱為「偉大的靈魂」。在艾哈邁達巴德,甘地建立了他的薩巴爾馬蒂道場,也是他非暴力運動的總部。自古以來,在古吉拉特邦宗教一直十分興盛。古城伐臘毗是一個著名的研究佛教、耆那教,以及印度教的中心。中國佛教僧侶玄奘和義淨分別在七世紀中葉和末期拜訪過伐臘毗。耆那教經文在公元五世紀或六世紀於伐臘毗舉行的第二次耆那教大會上制定。其中一個最神聖的印度教朝聖聖地是德瓦卡迪什寺,供奉著主奎師那。其原始結構據說最初是由主奎師那的曾孫於兩千多年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5-31   568 次觀看
2022-05-31
世界文化蹤跡

過一個人間天堂的均衡生活(十二集之六) 1993.05.22

23:35
智慧之語

過一個人間天堂的均衡生活(十二集之六) 1993.05.22

如果我們轉向內邊找尋我們的寶藏,那我們的能力就會無限,我們的幸福也會無限。我向你們貢獻這個法門,作為你們兄弟姊妹之一,我已經找到了或者說重新找到了,很棒、很好的東西,並且想和家人們分享,因為你們也跟我分享了你們的發現,或是你們的發明。現在,我們每個人都知道,我們的腦力並沒有被完全利用—甚至我們的才能、我們的腦力,只運用了幾個百分比而已。所以,我們為何不嘗試使用其餘部分?只用了大概百分之十的腦力。剩下的百分之九十怎麼辦?所以,我們有個解決之道,有一個方法可以使用其餘的腦力,而且我們很快就能看到效果—幾個星期或是幾個月以後—我們真正進步了,真正地接觸到其餘的腦力。這就是我們想貢獻給大家的方法,而且
智慧之語
2022-05-28   1789 次觀看
2022-05-28
智慧之語

過一個人間天堂的均衡生活(十二集之五) 1993.05.22

26:17
智慧之語

過一個人間天堂的均衡生活(十二集之五) 1993.05.22

我們聽說我們有天堂,我們有許多不同境界的更高等的智慧、更高等的文明,那為何我們不去看一看呢?事實上,天堂就在我們內邊;一切最有智慧的源頭都在我們內邊。只要我們每天花些時間轉向內邊,那我們就會發現這個最高等的品質,然後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真正快樂。在今天的社會,也許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追求美,每個人只會互相模仿,大家都匆匆忙忙,而忘記了使自己保持我們過去的樣子,或是我們想要的樣子,於是最後,每個人都接受了,不美也無妨,隨便穿一穿就好了,穿何種衣服都不在意。今天連我自己也不敢穿漂亮衣服,因為我怕會嚇到你們。雖然原先我想,今天是很重要的場合,為了表示對你們的敬意,我應該穿漂亮,或是傳統的服裝。同時,我覺
智慧之語
2022-05-27   1622 次觀看
2022-05-27
智慧之語

過一個人間天堂的均衡生活(十二集之四) 1993.05.22

24:46
智慧之語

過一個人間天堂的均衡生活(十二集之四) 1993.05.22

我不同意社會上沒有什麼是好的,或是負面比正面多得多;不過最有可能的是,我們更會被一些非常「驚天動地」的、或非常悲慘、激烈的事情所吸引,所以報紙想向我們報導這些事情。這也無妨,不過久而久之,它會影響我們的態度和精神,以及我們的人生觀。前幾天,我接受了一名報社記者採訪—我常常接受不同國家、各家報社記者採訪。而多數時候我注意到,他們中的多數人都有一種不是很肯定的語氣,不是那種很肯定的提問或是態度。不一定是因為我。這只是他們的工作。只是他們習慣了這種談話,不是因為他們對我有負面情緒。不是。好像他們的工作沒樂趣,或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能讓他們開心。於是我問他們,我說:「老是你們問我問題,現在換我問你們一
智慧之語
2022-05-26   1938 次觀看
2022-05-26
智慧之語

探索冰島(二集之一)

12:25
世界文化蹤跡

探索冰島(二集之一)

冰島共和國地處大西洋中洋脊上,四周環繞著大西洋水域,是一個北歐島國以天然美景著稱。冰島其實並非全然的冰封之地。遍布的溫暖灣流使多數土地蒼翠肥沃。該國享有涼爽溫和的海洋性氣候,夏季宜人,冬季溫和。以反覆的火山活動和地熱現象為特色,冰島是全球各地地質學家的著迷之地。位於冰島南端,於一九六三至一九六七年火山爆發期形成的敘爾特塞火山島,是科學研究的專有地點,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自然遺產地。瓦特納冰川國家公園—火與冰的動態自然,自二○一九年起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自然遺產,是歐洲第二大冰川以及十座火山所在地。首都雷克雅未克是全球最乾淨、最環保且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居民約佔該國人口的六成,是重要的文化與
世界文化蹤跡
2022-05-25   1191 次觀看
2022-05-25
世界文化蹤跡

過一個人間天堂的均衡生活(十二集之三) 1993.05.22

22:53
智慧之語

過一個人間天堂的均衡生活(十二集之三) 1993.05.22

在整個宇宙中,如果要生存,如果要在最高意義上、最高等級上繁榮,一切都必須處於平衡。所以,為了要在這個世界生活,並同時了解天堂,我們應該試著平衡我們的生活,我們真我的靈性部分就會開花結果,同時也使我們的世俗部分更加發展。午安。很高興今天跟各位見面,你們是亞洲或是全世界公認最聰明的民族之一。翻譯還好嗎?好?如果翻譯還好,你們應該是面露微笑,可是我看不到誰有笑容。好長。你從英文翻譯比較好,還是從中文?(用中文會更容易…她在問翻譯人員:用英文會更好嗎?你從英文翻譯成日文會更好嗎?當然,請用英文。)你的英文更好?(是。)好,那很好。(謝謝您。)一些人告訴我說,他們做了測驗,日本人的智商很高。是真的嗎?不
智慧之語
2022-05-25   2140 次觀看
2022-05-25
智慧之語
前往頁面
App
掃描二維碼,下載應用
蘋果
安卓